陈燕左与同学
拍摄时间:上世纪80年代初
拍摄地点:个园假山
照片人物:陈燕(左)与同学
讲述理由:扬州曾有所星桥西小学,上世纪80年代初,该校小学四年级文娱委员陈燕,参加过读书期间唯一的一次夏令营,那次夏令营只有一天,但给她留下深刻记忆。
我的娘家在老城区堂子巷,我的小学是在汶河南路西侧的星桥西小学读的,那里留下我儿时记忆。
在家能听到打铃声
扬州城里曾经小学遍布,仅汶河南路周边就有下铺街小学、荷花池小学以及星桥西小学等。
我就读的星桥西小学,原址就是现在的育才幼儿园,小学很小,每个年级基本上只有一个班,每个班也就四五十名学生,这些学生都是甘泉路向南、汶河南路两侧的,徒步几分钟就能到校。我家距离更近,与小学仅隔一条原来很窄的汶河南路,在家能听到学校的打铃声;下雨也不用打伞,一溜小跑就到了。
1980年前后,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不是很大,我天性调皮,更没有把学习当回事。那时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,一次午饭后,我突发奇想,拉了一名同学去冲厕所,那时还是旱厕,厕所内没有自来水,我们俩用水桶拎水冲,忙得浑身是汗,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。
下午上课时,我就等老师的表扬,结果等了一下午也没有等到,可能老师压根就没有发现。小孩子藏不住秘密,我回家忍不住告诉了姐姐,姐姐回了三个字“二傻子”。
唯一的一次夏令营
三十年前的夏令营,都是选拔优秀的同学参加,我在读书期间就参加过一次夏令营,那是在小学四年级结束后的暑假。
我小时候嗓音好,也喜欢唱歌,因此被选为班上的文娱委员。那时每逢节日,我们都排演节目,如唱歌、跳舞等,班主任只要说一句“找几个同学排演一下”,我的地位立马就被抬高,同学们总是变换着花式来巴结我,但我还是公事公办,不然演砸了我还要挨批评。
我小学四年级结束后的暑期,市里举办小学生优秀班干部夏令营,我们学校只有6个名额,我们班就占了3个,除我以外,还有班长及学习委员。那时的夏令营不收一分钱,我们用一天时间参观游览了何园、个园、大明寺以及漆器厂、玉器厂等。
记忆最深的是,夏令营不提供中饭,老师要求我们自带干粮,结果我忘记了,最后还是与同学分享了干粮。该照片是在个园假山前,老师为我们拍的,左边是我,中间是我们班的班长申丽,右边的同学是其他班的,叫钱萍。